為做好施工預控工作,必須認真分析清水混凝土面層可能出現的質量缺陷和產生的原因,從而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發生上述缺陷。參考巴黎機場設計(ADP)公司的有關技術資料和國外的專業文獻,結合我們的經驗,將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見質量缺陷分成六大類。
1、過程控制措施為避免出現上述質量問題,必須從模板體系的設計、制作與安裝、鋼筋綁扎、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、混凝土澆筑、養護和修補等全過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,以保證清水混凝土的裝飾效果,并做到對整個施工過程踏步式、跟蹤式監理,抓全過程各個工序的預控。
1.1 模板體系控制措施
(1)模板設計要充分考慮在拼裝和拆除方面的方便性,支撐的牢固性和簡便性,并保持較好的強度、剛度、穩定性及整體拼裝后的平整度。
(2)模板拼縫部位、對拉螺栓和施工縫的設置位置、形式和尺寸須經建筑師認可。
(3)根據構件的規格和形狀,合理選用不同的模板材料,配制若干定型模板,以便周轉施工所需。對圓形構件可選擇鋼模板,對E形、T形等截面形式復雜的構件可采用進口芬蘭板或涂塑九夾板。鋼模板內表面均應進行拋光處理,以保證混凝土表面光潔度。
(4)模板制作時應保證幾何尺寸精確,拼縫嚴密,材質一致,模板面板拼縫高差、寬度應≤1mm,模板間接縫高差、寬度≤2mm。
(5)模板接縫處理要嚴密。模板內板縫用油膏批嵌,外側用硅膠或發泡劑封閉,以防漏漿。模板脫模劑應采用吸水率適中的無色的輕機油。模板周轉次數應嚴格控制,一般周轉3次后應進行全面檢修并拋光打磨一次。
1.2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材料和澆筑方法允許的條件下,應采用盡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,坍落度一般為90土10mm,以減少泌水的可能性。同時控制混凝土含氣量不超過1.7%,初凝時間6~8h。
1.3 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措施
(1)水泥。首選硅酸鹽水泥,要求確定生產廠商、定強度等級、定批號,*好能做到同一熟料。
(2)粗骨料(碎石)。選用強度高、5~25mm粒徑、連續級配好、同顏色、含泥量之0.8%和不帶雜物的碎石,要求定產地、定規格、定顏色。
(3)細骨料(砂子)。選用中粗砂,細度模數2.5以上,含泥量之2%,不得含有雜物,要求定產地、定砂子細度模數、定顏色。
(4)粉煤灰。摻入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動性和后期強度,宜選用細度按《粉煤灰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》(GBJ146-90)規定Ⅱ級粉煤灰以上的產品,要求定供應廠商、定細度,且不得含有任何雜物。
(5)外加劑。可采用EA-1(2)普通型減水劑,要求定廠商、定品牌、定摻量。對首批進場的原材料經監理取樣復試合格后,應立即進行"封樣",以后進場的每批來料均與"封樣"進行對比,發現有明顯色差的不得使用。清水混凝土生產過程中,一定要嚴格按試驗確定的配合比投料,不得帶任何隨意性,并嚴格控制水灰比和攪拌時間,隨氣候變化隨時抽驗砂子、碎百的含水率,及時調整用水量。
本文網址: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見質量缺陷及監控對策
http://www.fxskgw.cn/news/57